0371-86157588
15517176698
扫码报名
微信公众号
发表时间: 2017-09-20 15:31:17
作者: 郑州市第九中学国际部
浏览:
在国际部的老师中,资历深厚者有之,专业精尖者有之,知识渊博者有之,妙语生花者有之……但说到“认真勤勉”,大家都会想到同一个人。
多少次中午休息时间,她在办公桌前继续学习,研习专业知识;
多少次没有晚自习的夜晚,她在办公室前精心备课,准备第二天的材料;
多少次课间,她辅导学生甚至来不及喝一杯水……
她就是国际部二二班班主任——贾佳。
对贾老师的最初印象,这简直是个不需要休息的人。除了上课、开会,能看到她的时候,她几乎都在电脑前批改作业、备课、学习……最令人钦佩的是,忙碌如厮,她依然坚持将每天的经历与收获记录下来,一丝不苟。
上周,她带着学生去香港参加ACT考试,每天虽早起晚归,她依然事无巨细,不仅要负责行程的安排,还要维持学生的考前状态。当我提出要采访她时,她第一句话就是“我可以把这几天的日志发给你”。当打开这篇日志时,一位细心、用心、真心的良师形象立刻闪入脑海:这已经不单是一篇日志了,而是一篇给所有考生的赴考攻略,贾老师将每个细节都再三确定,确保每位考生都能顺利参考。让我们跟着贾老师的日志,感受她春风拂面般的温暖。
Day 1 深圳宝安机场到香港
一行十人。因团内有外地考生,不能直飞,我们从深圳过关去香港。
考虑不熟悉路线、行李较多,我们选择过境巴士,减少换乘麻烦。
多数同学报名考场在明爱胡振中中学,距离岛中心较远,地铁终点站后还要坐巴士换乘。 从早上十点半落地深圳,到香港入住已是下午三点多。
稍事休息,我们出门看考点。这里要提醒大家,千万不能听信导航上的时间和距离。提前去实地走一遍考场路线是十分必要的。虽然显示20分钟,但因为是山路,上上下下还转弯,时间加倍,大家也气喘吁吁。很显然,下次要选择另外的交通方式。终于在山腰看到考场,大家激动跑过去,纷纷留影纪念。
Day 2 学生酒店模考 我去其他考场踩点
早上八点前,我逐个叫学生起床,安排他们吃过早餐九点前回到房间,按考试时间做模考,调整考试状态。安顿好,我出门看另外两个学生分部的考点:圣公会林护纪念中学。(这也是下次考试有同学继续报考的考点。我提前将地形和线路看好,分享给他们)。
香港的地铁十分便利,不易错过。坐巴士因为粤语报名,很容易找不到站。快到站时,要提前按下下车按钮。司机到站不会巴士计费贵, 稍远的路动辄上百,因此选酒店要距考点近一些,或者在地铁站附近。
考前一天考场才会贴出考点标识(如下图), 需要将上面的信息和自己的准考证一一核对, 确认自己是在这个考点考试。因为考场名称很长,一定核对考场代码是否一致。事实上,第二天考试,真的有考生走错考场,这个稍后详说。考场只能在门外面看看,不能进去。考试当天会有充足的入场时间熟悉并准备,不必担心。
回程时,我再次回到酒店,再次确认考场代码,回去已是漫天繁星。督促学生做好准备,每个细节都不容忽视。为了保证孩子们顺利考试,我为他们又走了一遍。
再三确认考试物品
这一条一定要提。本次考试经历了泄题风波,海外的很多考点都临时取消,如新加坡、韩国、台湾、日本等。香港的一个考场已经取消,但是香港考场多,考评局管理50多个,直属考点比较有保证(见准考证上HKEAA)。我们在上飞机前看到这个新闻,怀着忐忑之情上了飞机,一路祈祷能如愿。
提醒各位考生,报名时一定要填好自己常用邮箱,考试信息通过这个形式告知。考前一天,学生收到邮件,考试未被取消,总算安心。
看完考点回到酒店,我在微信群里详细说明考试清单,其他考点同学对应自查。晚上,我逐一进房间,一项项检查考试物品,确保明早不出错、不慌张。随后,提前和酒店大堂联系明早的出租车,确保提前到位不耽误。
叮嘱之后,其实一晚上没怎么睡。五点起床,准备送考。
Day 3 考试当天送考 接考
一般八点前进场完毕。看之前网上考试攻略,考场开门时间不定,早的7:30、7:40。怕路上耽误,我们头天晚上就准备好早餐,六点半逐个到房间一一叫醒学生 提前在楼下等车。
由于前期准备得充分,我们到得比较早,学生也不慌张。大家吃个早餐,放松一下,看看资料开开玩笑等待开门。
陆陆续续,其他考生也来了,不算大考点约100多人。说是7:40入场,其实真正等到快八点才开始放行。
我们第一批进入考场,排队检查证件。在公告版上查找自己的信息和座位号,上交物品后进入考场。
不少家长陪同学生来考试。排队检查时,有同学匆匆跑出来,大喊不是这个考场,考生和家长十分着急,此时已经是八点多,再赶往下个考点比较困难,一定影响考生心情。
八点十五基本已经进入考场了,剩下的家长也未散去,仍然望着考场。我一直等到九点之后才离开。万一有同学忘带什么或者突发情况,我能随时帮忙处理。我和家长在门外攀谈, 了解到考生虽来自天南地北,家长的期盼都是一样的。
大约十二点结束,我提前到门口,出来接着孩子们。让他们简单回顾一下考场情况和考题,帮助他们舒压。
在此过程中,我时刻保持和其他考点的联系:学生是否及时到场、何时结束考试,实现信息互通。
回到学校,我们各科做了详细的考情回顾,有利于学生针对弱点强化复习,也帮助老师们及时把握考试动向,有效调整备考重点。希望孩子们第一次取得理想成绩,下一次十一月达到申请要求。
等待的考生,紧张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