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1-86157588
15517176698
扫码报名
微信公众号
发表时间: 2017-11-01 17:07:04
作者: 郑州市第九中学国际部
浏览:
任教科目:计算机
负责班级:中加班班主任
毕业院校:郑州大学
性格特点:亲和、开朗
业余爱好:电影发烧友
学生评价:我们的“大”班长
说起国际部最有亲和力的老师,非刘雅轲老师莫属。虽然每天忙忙碌碌,但每次看到他,脸上都挂着微笑,感觉天大的事情,到了他那里,都可以一笑了之。也因此,班里的学生都非常喜欢他,甚至亲切地称他为“班长”。
事必躬亲,只为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每一个班级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中加班也一样。经过跟学生们的长期相处,刘老师发现,班里有些不用心的学生学习,并不是不想学,而是经过尝试、摸索之后,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加上基础较为薄弱,久而久之,便萌发了放弃的念头。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更多的同学找到自信,刘老师利用高二的时间在班里组织了“英语口语演讲秀”活动,每人3-5分钟,话题自定。刚开始有不少同学不想参加,或没有自信,或不想牺牲课余时间。意识到这个问题,刘老师没有指责学生,而是自己主动加入到演讲的队伍当中,与学生一起准备,并带头师范。看到班主任在工作之余还能完成准备工作,班级的热情一下子就被点燃了。
刘老师带头口语演讲秀
学生在刘老师的带领下上台演讲
中加班的重要课程之一就是雅思,这也是刘老师对学生关注最多的地方。当雅思老师反馈学生们单词基础薄弱影响提分时,刘老师带着学生用一个学期的时间背诵英语四级词汇。每天的早自习,都可以看到刘老师带读单词的身影。那段时间,除了班主任的日常工作,计算机课程的准备工作,经常看到刘老师在办公室埋头批改单词。为了保证每位同学都能有所收获,他每周五牺牲下班时间,留下来督促学生默写。
天道酬勤,在刘老师的带领和督促之下,班里学生的单词量以及口语表达都有了很大提升,那些因为畏难而裹足不前的同学也因为看到自己的进步而信心倍增。
因材施教,找到与学生交流的方式
在一个班里,学生之间的情况也大不相同。有些同学追求一丝不苟,有些同学则较为随性;有些同学沉默寡言,有些同学擅长表达。针对不同的情况,刘老师在于他们交流的时候也会因材施教。对于较为内向自卑的,从课堂表现或作业上多加鼓励,
刘老师深信,学生们不管成绩如何,本性都是善良的,而且正在经历成长与蜕变。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迷茫、有困惑,所以在处理问题时容易极端。但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刘老师都能坚持一点:不言语攻击,不恶语相向,尊重和善待每一个学生。
提升效率,他让趣味走近课堂
相对于英语类课程以及项目课程,国际部学生对计算机课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为了让学生们能够真正爱上计算机课,刘老师也拿出了“十八般武艺”。
对于“00后”来说,只有大量的信息摄入才能满足他们对新鲜资讯的渴求。除了教材上的知识点,刘老师会定期向学生提供最新鲜的“热点”。“淘女郎”“站台故事”“弱连接”“六度空间”“150定律”“耳语网”……都成为计算机课堂的素材来源。针对“热点”概念,刘老师并没有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让他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自己提取关键词,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注解。
在刘老师的作业中,常常能看到其他学科的影子。比如,在学生理解了 “站台故事”“弱连接”“150定律”等概念之后,学生需要在理解基本意义的基础上将这些词语串联成一篇符合逻辑文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也锻炼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
为了学生,他可以不断跨越专业,跟着他们一起学习;为了学生,他可以随时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也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的“刘老师”,九中国际部才能蒸蒸日上,越走越远!
与班级学生合影